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濁水溪水系河道範圍與沖淤平衡關係研究

面對臺灣多砂河川環境,為避免因計畫河寬之決定而出現河床沖淤情形加劇,並改善國內常用計畫河寬公式(臺灣計畫河寬公式、京大公式及日本建設省公式等經驗式)建議值之上界及下界差異甚大,導致計畫河寬決定不易之狀況,本署第四河川局業於民國103〜104年針對轄內濁水溪水系香圓腳堤防至二水堤防河段、陳有蘭溪興隆堤防至新山護岸河段、陳有蘭溪農富坪護岸至明德堤防河段及清水溪鲤南堤防至坪頂護岸河段等易致災河段(如圖1)為研究對象,以日本福岡捷二(2010)建立之斷面河槽型態沿河道縱方向變化理論為基礎,除參採上開各經驗式僅以計畫洪水量為評估依據外,再納入其它水流、岸壁沖刷及輸砂條件(坡降及河床質粒徑)等因素,並輔以治理沿革、防洪記載表、歷年大斷面測量資料及數模工具等加以驗證評估,提出較適用於濁水溪水系之計畫河寬經驗式(如圖2),以提供未來辦理濁水溪水系治理規劃檢討之參考應用。
綜上研究評估成果,依濁水溪水系之計畫河寬經驗式調整計畫河寬確實有助於減少高速水流緊鄰或沖襲堤基及降低河床沖淤幅度提升河道穩定平衡之成效,故本研究亦針對計畫橫(縱)斷之擬訂,提出濁水溪水系計畫河寬及計畫縱斷制定流程(如圖3及圖4)與計畫橫斷改修原則(如圖5),並彙編操作手冊供實務應用,期能更佳符合濁水溪水系規劃實務應用之需求,亦可供其它中央管河川後續辦理治理規劃時之參考應用。